最近,格力董明珠又一次成为舆论热点,在格力电器2023届大学生入职仪式中,董明珠发表言论点评她的前秘书孟羽童,说她当秘书却不会写文,利用格力的平台当网红,只顾着赚钱。
董总的发言在她的公司她的角度其实没问题,但关健在年轻人就业困难的当下,鼓吹少拿钱看梦想有点形势微妙了,网友们看不惯了:
而孟羽童方面则照例保持沉默,她表示自己正在备考国外研究生,不太方便出来回应一些事情。
▲孟羽童1998年出生,毕业于浙江大学2017级西班牙语专业本科,2021年,通过参加职场类节目《初入职场的我们》并由实习生转正成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的秘书。
孟羽童是何许人也?
在王自如之前,她曾是董明珠看好的一个网红主播,两个人一度情同师徒,但最后不欢而散。
孟是通过一档职场综艺被董明珠赏识的,“在九个人里唯独选了她一个”,那时她仅仅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董明珠当年喜欢孟羽童的原因,一是她有电商营销实习经验,而这是营销奇才出身的董明珠非常在意的能力;
第二,就是孟羽童明确表示过对工资不在乎,只要月薪达到4500元就满意了,她更在意的是个人成长。
这被董明珠认为是“拥有和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品质好,价值观好”。董明珠曾经试探过要不要给她涨工资,但孟羽童以资历浅为由拒绝了。
因此,董明珠对她竭力培养,让孟羽童做了自己的秘书,有什么重要场合也经常带着她,甚至直言孟羽童就是她的接班人,将来是“第二个董明珠”,希望她能够挑起直播业务。
二人有过一段时期的蜜月,孟羽童说“能做您的实习生是我一生的荣耀”,董明珠听到喜笑颜开。
在此后坊间流传的画面中,董明珠确实常常将孟羽童带在身边,但孟羽童更多的是担任为董PPT翻页、护送她下台等等简单工作。有一年甚至被董指派在大会上热舞,引起过舆论争议。那时正好东方甄选的董宇辉火了,网友评论,都是企业捧出来的网红,小孟和小董的文化素养差得有点大啊。
至2023年5月,孟羽童离开,董明珠当时的回应是,相比起秘书工作,她更热爱直播。
▲孟羽童当时发了微博确认自己离开格力了,未来将继续读书。她说对格力没有任何意见,没有格力就没有现在的自己,跟在董总这样的企业家身边,不仅学会了做事,还学会了怎样做人。
其实孟羽童的离职原因是非常清楚的,第一拿钱少,第二干活累。这些原因她已经不知不觉地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表达过多次了。
无独有偶,孟羽童之后,董明珠身边又冉冉升起一位网红,那就是曾经自媒体人,现在的格力职工王自如。
王自如是做电子消费品的开箱、测评视频的,因为开始的时间早,从2010年就开始做,在业内还是挺有名气的。
而真正让王自如破圈被全民知晓是通过广东卫视的一档财经节目《财经郎眼》,正如它的名字所示,郎咸平是这档节目的固定嘉宾。
《财经郎眼》今年搞了一个特别策划叫《问答八方》,以访谈的形式采访知名企业家,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应邀参加节目,访谈的过程没有特别之处,但在主持人问到董明珠:“大家也很关心你的绯闻”时,董明珠不屑一笑:“我看都不看”,这时,节目应时插入了王自如的受访片段。
正是这段10分钟的采访,令王自如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
他全程表现出对董明珠的极大崇拜和追随的忠心,他的叙述在网友看来就是毫不掩饰的拍马屁,并且显得太急于谄媚而令人肉麻。
比如他说自己从未看过格力给他的工资条,唯一的愿望是办公室想离董明珠近一点,方便他汇报工作。联系到孟羽童事件,我们能够得出结论,年轻人是不是过分看重工资,的确是董明珠考察下属的重要指标。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3/7BF9BB035AA8BC0E2A52FF632E42CD7DA7801430_size5325_w660_h338.gif/>
王自如和孟羽童一样都对董明珠表达崇拜:“跟在一个顶级企业家身边,我哪怕每天什么事都不干,就看她怎么开会,每天讲什么,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还告诫年轻人一定要学会“心态归零”,言下之意年轻人别太骄傲,别要求太多,要对工作抱有感恩之心,因为“不光有人教你做事,还有人给你发钱,哪有这么好的事。”
说董明珠“识我、信我、知我、用我”。
另一方面,董明珠也对王自如抱以欣赏和支持,主持人说起王自如的“网红”身份,董明珠当即打断,说不能把他和一般的网红混为一谈,“他们的认知不是在一个层面上的”;
又说王自如身上有着当代年轻人不具备的敬业精神。
再谈起二人的相识,说二人虽然老早认识,但一直没联络,是因为偶然的一场直播才重新认识。
这件事被网友发酵,最初是因为大家受不了王自如的肉麻式谄媚,后来又有一些名人参与了进来。
比如猎豹移动CEO傅盛在朋友圈指名道姓地炮轰王自如是流氓,随后又表示骂人不对,删了朋友圈,顺势为自家的AI产品打了个广告,怎么看都像是一场自我炒作。
而另一位名人金星的点评虽然并未指名道姓,但也暗讽得很明显。网友问她到底在说谁,她回复说“园区有个清洁阿姨叫明珠,有个快递小哥叫自如”。
与热议相伴相生的是大家迫切地想知道王自如和董明珠的真正关系。
王自如1988年出生,今年35岁,董明珠1954年出生,今年69岁。就算董小姐保养得好,看起来也就是五十出头,而王先生长相略着急了些,但他们之间毕竟相差了惊人的34岁年龄差,无论从年龄还是从身份阅历上来看,这都是一桩难以置信的“绯闻”。
关于董王二人“相恋”的事,最早是由“微商教父”龚文祥在社交媒体上爆料,但鉴于此人后来被查税、解散公司,亲口承认自己“割韭菜”“忽悠韭菜”等不良行为,很多人觉得他的爆料博眼球成分居多,并不可信。
▲龚文祥靠微商起家,最初经营着很多微信群、论坛,入会需交一万五至两万的高额会费,龚文祥声称自己拥有国内最顶级的商业大佬的微信和联系方式。2021年11月,龚文祥表示自己“收到了工商税务公安法院等专案组的联合查处,公司已经破产,高额处罚个人已经到了负债累累,卖房卖车,倾家荡产,身无分文的灭顶之灾”,并表示退出微商领域,退出视频号领域,同时坦言自己割了12年“韭菜”,还称自己每次在千人论坛上,对付费的粉丝说,“我就是来‘割韭菜’的,我就是来忽悠你们的。”
当时面对龚文祥的造谣,董明珠以强烈的态度否认了绯闻,并说他“低级下流”。
龚文祥登报道歉:
董明珠对待绯闻是斩钉截铁的否认,而王自如的态度更为耐人寻味些。
他和董明珠最早的合体公开活动是2020年,那时董明珠正在搞直播带货,王自如多次作为主持人登场。那一年格力电器打了一场漂亮的直播战,董明珠进行了13场直播,共拿下476亿元销售额,占到2020年格力电器当年总营收近30%。
在那场成功的战役里,王自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然两个人肢体语言暧昧的照片也在那段时间疯传。
随后的2021年7月,格力文化培训传播中心的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称,王自如已正式入职格力,任文化培训传播中心领导,归属格力总裁办。算是官宣了王自如进入格力的消息。
▲王自如那时候就提出了“心态归零”的金句。
而在更早的2016年和2017年,王自如和董明珠并无业务上的合作和其他交往,他就po出过他和董明珠的亲密合影。
对于一个常年在微博上谈论手机电脑汽车的数码博主来说,突然放出和异性、尤其是著名异性的合影倍显突兀,王自如也并未给出合影的前因后果,不出意外,那几条微博评论全部是隐晦不明的暗讽。
这一次的《财经郎眼》,主持人也问了他关于绯闻的消息,王自如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说“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说被口水淹死的”,算是打了个太极。
虽然这是一桩商界数码界的八卦,但董明珠和王自如却有着很强的娱乐体质,他们从出名到现在一直和娱乐脱不开关系,也始终被大众议论着、点评着,是名副其实的公众人物。
董明珠在经历了制造业实业时代、电商时代之后,现在如此器重王自如,颇有些进军自媒体时代、流量时代的架势,在她的故事里,王自如虽然只是一个小章节,却能管中窥豹,看得出这位商界女强人做人做事的一些习性。
所以,今天咱们借董明珠与她的网红下属的风波来唠一唠董明珠小姐姐是怎么渡过这么些年的风霜雨雪,从一个单亲妈妈,踩着时代的每一个鼓点,成为流量女王的?
“凡走过寸草不生”董明珠
董明珠的大部分人生都和格力分不开关系,在进入格力之前,她的人生是略显神秘的,在诸多的访谈甚至自传里,她30岁以前的人生总是被一笔带过不愿多谈。
董明珠,1954年出生于南京一个普通家庭,大学在安徽读书,安徽省芜湖干部教育学院,毕业后在南京一家化工所做行政工作。
董明珠在南京稳定平淡的生活中完成了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但丈夫是谁,做什么工作,她从未谈过。
30岁那年,“命运的齿轮开始悄悄转动”,丈夫突然病故,儿子仅有2岁。随后董明珠做了六年的单亲妈妈,把儿子拉扯到8岁,然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去稳定的工作,将孩子交给母亲照顾(儿子11岁时被送入寄宿学校),她来到珠海,应聘到珠海海利空调器厂,这就是格力电器的前身。
从此董明珠开启了自己的格力人生。
▲董明珠的儿子东东,大学读法律专业,目前在重庆工作,为人低调,过着普通生活。
董明珠在格力升级打怪的过程我们不再赘述,但值得强调的是,这个过程异常艰难,她的成功是非常罕见的。
首先董明珠是从最基础的业务员做起的,没有太高的学历,更无从谈及家庭背景,也没有像后起的科技新贵比如马云、雷军等人站在风口上的机遇,她的成功完全从“努力,拼命,个人奋斗”中淬炼而成,几乎代表着普通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天花板;
第二,格力电器的母公司是格力集团,格力集团是受珠海市国资委监管的国有独资企业,家底庞大,内部竞争激烈。
董明珠并非自己创业成功,而是在这样一个庞大且复杂的体系中突出重围、一枝独秀,证明其本人除了“聪明,努力,拼命”之外,也深谙作为商人如何在复杂环境生存下来的处世之道。
董明珠看似高调,接受过很多采访,自己也出过书,林林总总地看完,能够总结出她身上有那么几个关键素质,或者说绝对优势。
第一就是她特别会销售,特别能赚钱,特别懂市场。
和纸上谈兵的理论家不同,她对于市场的理解完全出自于自己的实战经验,这有助她做出正确决策。
董明珠刚入职格力时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卖空调的,后迅速成为销售明星。她在自传里总结自己的销售经验,一是能吃苦,二是能吃亏,因此,在基层卖空调的四年里(1990到1993年),她的业绩稳定在全公司第一,“仅1992年这一年,董明珠在安徽的销售额就突破1600万,占公司总销售业绩的12.5%”。
这使得董明珠在格力成为绝对的传奇人物,很快,格力老总朱江洪把她从业务部门调回总部,担任经营部长,开始了管理生涯。
而董明珠也笑言,自己当业务员的时候“一年几百万”,当了管理层反而没那么多钱了。
第二就是她勇气超人,敢想敢干,不畏挑战强权,做人做事异常果决。
董明珠做过很多挑战旧的根深蒂固的市场规则的事,比如九十年代经销商都是“先拿货再给钱”,这让制造企业常常处于被动(董明珠入职早期就经常被派去要债,苦不堪言)。
这一套规则,大家都这么办,也没有人敢出头,而董明珠第一个改成了“先给钱再拿货”,过程艰辛,诸多阻力,但最后董胜利了,还顺便造福了整个制造行业;
还比如她发明了“格力营销模式”,至于这营销模式是啥,我们不再展开,简而言之,就是把当时已经蔚然成风的模式全部推倒,自己再重新构建,当然冲击了很多人的既得利益,挑战了很多“渠道巨头”,最后还是董胜利了。事实证明,“格力营销模式”在业内被认为是经得起市场检验的。
她还在自传里写过自己挑战整个珠海国资委的强悍事迹,当时国资委要把格力集团打包卖掉,董明珠力排众议,“敢和领导拍桌子”,最后还是董胜利了,保住了格力。
以上种种“勇敢事迹”,不一而足。
第三就是她具有审时度势、不断攀登巅峰的挑战性人格。
从业绩上看,无论是九十年代的传统的渠道经销商模式,还是现在的直播带货,格力都表现良好,董明珠是当之无愧的主导力量。她的商业思维随着时代而变,这对于很多习惯于固守经验主义的创业者来说是罕见的。
所以,很多企业家最佩服她的一点是,她从未被时代抛下,也从未犯过致命的错误,说她是格力电器的定海神针一点不为过。
以上讲的是她的核心竞争力,下面我们从董明珠的《行棋天下》、《行棋无悔》以及其他作者撰写的董明珠传记里截取一些有趣的事情,帮助大家了解她本人的性格特征。
能吃苦且头脑聪明。
董明珠在自传里写过自己摔成骨裂还坚持跑市场的事情,而且她入职半年就成为销售明星,“短短半年,不仅掌握了安装空调的房间面积、所处位置、窗口大小,应如何配置多大功率、什么型号的空调以及空调使用维护方面的知识,还懂得了怎么对付不同领域、不同性格、不同品行的经销商。”
张绛写的《董明珠:女人真想干点事,谁也拦不住》一书里又写了董明珠的韧性:“后来公司派她去安徽的一家公司追债,董明珠发挥着比老黄牛还倔的磨功,她连续40天跑到该公司,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她的执着感动了牛总的公司员工,后来竟然有人给她通风报信。”
她比男人更狠。
《行棋无悔》里大篇幅地描写了一场经销商的“哗变”,简言之,就是地方上的经销商巨头准备推翻董明珠的管理。
这是一场字面意义上的斗争,各种肢体冲突不断,还出动了警察,董明珠就身在其中斡旋,又是制止暴动,又是抢夺账本,又是安抚军心,描写的过程比黑帮电影还刺激,最后董明珠胜利。
书里的董明珠是比男人还强悍的角色,她能够保护男人。经销商被打压,哭着找董明珠讨公道,董明珠则以铁腕镇压不服的人。
她铁腕治理,令人望而生畏。
董明珠在格力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书中列举了一些常人看起来不太理解的铁律。
“她给公司制定了一整套规矩:所有女性不准戴耳环,不准留长发,长发也要把头发挽起来;不许迟到早退、喝茶、看报纸、聊天、吃零食,发现一次罚50元,发现两次罚100元,发现三次直接走人。”
“在格力,人行道和车道是泾渭分明的,如果员工在车道上走路,就要被开除。”
整个格力上上下下的人的确对董明珠非常畏惧,“一个湖北格力分公司的经理从来不敢给她打电话,每次有事只给她发短信,他说如果有些他电话里答不上来的话,还有点时间缓冲一下。”
董明珠在接受《鲁豫有约》采访里也表现出自己绝对强势霸权的一面,她对手底下的人动辄训斥,丝毫不留情面,大事要训,小细节比如开灯、倒水、空调温度等等也要训斥,无论男女都被她训得战战兢兢服服帖帖。
导致那一期节目有一张董明珠叉腰生气的照片广为流传。
因此,一直有媒体把她形容为“走过的路都不长草”。
她是好斗的人。
整个职业生涯,董明珠是靠着一场场斗争走过来的,很少能看到她“曲线救国”“迂回调停”等柔性战术。
早期她和渠道大户斗争,哗变啊,罢免啊,清理门户啊等等,隔三差五上报纸,几乎都是正面硬刚。
后来又和国美斗,董明珠发现国美给格力空调私自降价,随后斩钉截铁地表示:不再给国美供货。一来二去,董明珠和黄光裕也斗了好几年。
▲黄光裕对董明珠的评价是“最崇高的无奈”。
2015年,有“国内某知名家电企业派人到格力来挖人”,董明珠就派人去把对方打一顿,是的,直接上手打(不鼓励暴力,但是董小姐的脾气确实太火爆了)。
后来又和雷军斗,2013年12月,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获奖名单揭晓,董明珠获奖,一同获奖的还有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雷军当场挑衅,赌小米未来5年之内销售能不能超过格力电器,如果超过的话,董明珠就输他1块钱。
而董明珠则毫不客气地说,这根本不可能,要赌不是1块钱,要赌就赌10个亿。此言一出,舆论震惊。
后来这场赌局不了了之,董明珠和雷军在央视新闻的电话连线里重归于好,说无论赌约还继不继续,我们都要有更优质的竞争心态。
董明珠似乎很鄙夷“亲和力”这种气质,她曾说:
“一个女企业家如果可以用亲和力来改变事实的话,那全部让女性当干部就可以了。”“工作中没有柔情可言,和谐都是斗争出来的。”
她极少展现七情六欲,没有朋友亦没有爱人。
董明珠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全身心战斗、全身心工作的商界铁人形象,也许她有意模糊自己的女性身份,她不想过多展示自己当母亲的一面,儿子很低调,关于儿子的话题,她谈来谈去就是老几样,工作太忙了,对儿子太多亏欠了等等;
长久以来,她也没有再婚,甚至没有什么公开的男友。
《中国老总》节目采访她时,主持人问了她感情问题,董明珠不愿多谈,寥寥几句带过。
她也坦言自己没有朋友,“我不能有朋友”。
在商业领域,董明珠和王健林、刘强东是关系较好的“朋友”。
和王健林交好,是因为他们有同样的价值观,都是基层出身,都吃过苦,重视实业,重视制造业等等。王健林和董明珠个人经历有相似之处,因此格外谈得来。
俩人在商业上有许多互相捧场抬轿子的行为,比如董明珠想要控股珠海银隆,缺钱,王健林就“无脑支持”,随手给了五个亿,表示“只要董总调研了,我就信她”,俩人还合作过格力的广告。
董明珠和刘强东也惺惺相惜,因为董是个爱才之人,她欣赏刘强东的高学历和素质。
董明珠评价刘强东:“刘强东是所有合作的人之中最容易打交道的,他从来不跟我谈价。我们很少见面,但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他不是跟你博弈,而是做市场服务。他的成功和他的决策、素质有关系。我们从来没有讨论过,你挣多少钱,我挣多少钱,而是讨论把市场做好。”
但即便如此投缘,董明珠对于这种关系也定义为“利益关系”:
我对他们(王健林、刘强东)都没有深入地了解,我不擅长“私交”,因为我不太琢磨人跟人之间的关系,没有时间去想。我比较简单,头脑简单。我跟任何人都没有私交,我不知道什么是朋友。
两个人受利益驱动形成的交情,我不认为这是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不在于卿卿我我,不在于相互利用。按照现在世俗的观点讲,我一个朋友都没有。”
她善于制造热点,却不在意外界评价,不得不说这是流量时代的稀缺素质。
和许多传统企业家一样,董明珠曾经非常反感互联网经济,她认为这是社会的堕落、国家的隐患,也为制造业不齿,因此她和马云有过一次很深刻的理念之争:
然而董明珠一方面鄙夷互联网生态,另一方面却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互联网经济”。
她很擅长为格力制造热点和关注度,比如“董明珠成为格力手机开机画面”,曾是她常年被网友调侃的事,而董明珠依然坚信自己这样做是对的。
对于格力,她总是不吝用最夸张的方式去表达观点,什么世界第一,世界最好,张口就来。
她在做手机的阶段,曾经说格力手机是“最好的”,因为“2米都摔不坏”。“摔不坏就是好手机”的梗又让网友嘲笑了她很多年,当然这是她对品牌的自信,同时也让网友质疑作为一家大品牌的掌舵人是不是说话应该更严谨些。
这就是董明珠,她有着天生的优点也有着不可逾越的局限性,但无论从哪方面来讲,她都是传统商业的代表人物,信奉实干,能力,责任,忠诚,充满生命力量,她不太喜欢空中楼阁式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尽管她也积极地拥抱了它。
从这个角度上讲,她现在的网红下属王自如则完全是她的“相反面”。
逆袭人生王自如
王自如1988年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他的少年经历也是有点神,从他的求学过程可以看出他习惯于不按套路出牌。
▲王自如和妈妈关系好。
据说他从小英语很好,以至于没有上初中就被西安翻译学院破格录取上了高中(预科),大学继续在西安翻译学院。
当然这个说法是见仁见智,也有很多人说西译那几年在全国疯狂招生,尤其高中预科,是不太看重成绩的。
王自如2004年参加高考,但成绩不好,他则另辟蹊径加入了西译的“敢死队”(2003年,时任院长丁祖诒成立了敢死队,是该校的创新教育模式,选取极少部分自考生,录取成绩较低,不拿国家学历,但着力培养)。
教学模式很大胆,将学员集中教学,“几年里不许说汉语,只能说英语”,又没有国家承认学历,完全是实验性质,是需要有一些勇气才敢加入的。(事实证明这个模式成功了,2007年第一届‘敢死队’刚毕业,即被抢录一空)
王自如就加入了这种教学模式,造成了他后来英语单词不离口的行为习惯,也成为网友们的笑料,我们稍后会说到。
据同学说,王自如在那几年养成了“口若悬河”的本领,大三时,西译和香港理工大学有合作项目,王自如顺利考入,来到香港读硕士研究生,这也注定了他命运的转折点。
大学毕业后,王自如有过一段短暂的打工生涯,在山东当过一阵子英语培训老师(这么说和后来吵架的罗永浩也算是同行):
▲王自如晒出当英语老师时学生给他写的信。看得出他教学风格活泼,挺受学生喜爱。
又在2009年重新回到香港,入职了一家公司叫Synovate(思纬)开始卖保险,王自如是这家公司的第一个内地毕业生,据他后来的微博,他在这家公司也没干太久,“保险卖得不顺利,被开了”。
▲王自如微博写道:这是2009年我刚工作,出来卖保险时的样子,G2000的西装那时候我们港漂儿的标配,至今还在我的衣橱里挂着。背景是我们在香港红磡租的民宅,有65年的楼龄,在殡仪馆旁,楼下是棺材铺和花圈店,听起来慎得慌,但住起来并没有那么夸张,我们6个人合租,住了近两年。离我真正开始创业还有8个月。
作为港漂,王自如生活艰苦,但即便艰苦,他仍然在2010年3月7日攒钱买了人生中第一台苹果iMac,并在他简陋的出租房里“虔诚而细致地”做了一期开箱视频,在优酷上传,没想到在内地大火特火,这则视频成为他十年评测创业路的开端。
按照ZEALER官网的描述:“在香港的一间不到5平米的小房间里,一位来自东北小城的年轻人也被卷入风中——他于那一年在优酷上传了个人的第一支iMac开箱视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不经意间开启了中国智能硬件测评界的另一扇大门。他,就是王自如……”
▲王自如在墙上挂着自己的“物质欲”,甚至还有湾流私人飞机。
这就是王自如第一次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上。
因为2010年是太神奇的年份了,就在2009年,苹果制造出了第一款没有物理按键的手机iPhone 3GS,智能手机从此诞生,2010年左右,它的威名开始蔓延到全球。
中国的2010年则是数码界改天换地的开端,在此之前,诺基亚几乎是垄断之势,而在这一年之后,各大手机品牌进行着如火如荼的商战,比如那些代表时代眼泪的名字,魅族,htc,黑莓,诺基亚Lumia等等,当然也包括颠覆人们认知的苹果。
那个年代,“换手机”成为一种时髦的行为,从2011年开始,内地有了大规模的购买苹果手机的热潮,连天后王菲都在督促李亚鹏换苹果。
那个年代的普通人要换手机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导致很多人习惯于在网上搜索各种手机测评作为参考,所以,2010年的王自如是多么先锋和时髦,别提iMac了,就算是iphone,对于很多人来也是可望不可及的产品。可以说,经此一役,王自如正式开启了自己“数码博主”的身份。
他购买了市面上能够买到的各种品牌的手机,然后使用、测评,录视频;
▲王自如常常晒出当年上传视频的画面,那时候上传一个视频需要很久。
他还很擅长使用社交媒体,在微博里教大家怎么去香港买电子产品,哪条街最好,有什么小tips等等,吸引了最初的一大批数码爱好者。
没过多久,王自如和另外三个小伙伴形成稳固的团队,开始有了公司,就是后来的ZEALER,走上了专业测评的道路, 并迅速发展壮大。
▲早年的工作场景,算是初代自媒体人?
成立之初,王自如给自己的标签就是“客观独立公正第三方”,早年间腰板很硬,什么品牌都敢怼,产品有什么缺点也是实打实地告诉粉丝,观众们的普遍感受是,王自如的视频接地气,介绍得客观详实,内容做得不错,完全站在消费者一边,那时ZEALER的口碑还是很好的。
王自如从一个数码博主,后来渐渐“出了圈”,成为娱乐人物,有那么几件事很关键。
第一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那场著名的辩论,或者叫罗永浩对王自如的“公开处刑”。
2014年8月12日,罗永浩发微博“约架”王自如,称如果王问心无愧,就去优酷做现场直播节目当面对质。王自如随后应约。
2014年8月27日晚7点,优酷网现场直播了“决战优酷之巅:罗永浩PK王自如”。
这场对质的前因后果很简单,王自如为罗永浩生产的锤子手机做了一次测评视频,指出其很多漏洞,一定程度上造成锤子口碑危机。罗永浩不满,在辩论中一条条地驳斥他。
罗永浩用逻辑能力的绝对优势把王自如“打得无从招架”,贡献了非常多精彩的金句和刺激的辩论过程,王自如的名言“罗老师,能不能让我说句话”也被网友们嘲笑了很多年。
3个小时的辩论,王自如大概说了将近400个OK,喜提人生中第一个外号“OK哥”。
▲王自如是懂自黑的。
这场辩论的全程视频B站就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观看。它对于王自如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因为罗永浩抓住了最关键的几个点。
其一就是说王自如号称的可以修苹果手机的“FIX”业务有猫腻,因为苹果是不允许合格零件外流的,这就掀开了“华强北”修理产业链的黑幕,也让ZEALER第一次有了大规模信任危机。
▲2014年7月,王自如的FIX业务刚刚上线,8月份就和老罗约架,之后这个业务板块一直也没有正经开展起来。不得不说老罗确实狠,一场辩论把一个业务板块给干黄了。
其二就是讽刺王自如收钱办事,测评并不客观。ZEALER一直标榜独立客观第三方,但是实际却拿了四家手机品牌的投资。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3/2768951822232FF98230387A2DAC4AB8625CAF0E_size9227_w660_h362.gif/>
▲2012年7月,就在王自如苦苦找不到变现途径的时候,雷军的顺为基金为王自如的ZEALER带来了2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出让25%的股份,ZEALER此时估值800万元。这也是ZEALER后期口碑崩坏的最大原因,毕竟,已经享受了手机品牌的“充值”,就很难再做出“独立客观”的测评了。
罗永浩在这个话题上贡献了他最著名的一句揶揄,“如果被包养就不要谈独立人格。”没想到这句话反而在多年后被用在他和董明珠的绯闻事件里。
▲讽刺他:“手机厂商给的钱嘛,横什么横。”
▲“约架”一败涂地之后,王自如发表了鸡汤朋友圈。
从此之后,王自如和罗永浩成为“死对头”,俩人分别在不同的场合有交锋,这使得王自如即便在ZEALER渐凉之后也能成为话题人物。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3/050589D80BA991008DAFEB3019962ACC26DF64D5_size5837_w660_h348.gif/>
▲比如王自如后来又搞过测评,说锤子手机太轻,罗永浩则回应“他要愿意花钱定制,我可以给他加配重,灌点铅啊,随他的便。”
王自如出圈的第二个关键点在于他爱装X,喜提人生中第二个外号“X王”。
最著名的就是2019年4月,ZEALER发布了三星折叠屏Galaxy Fold开箱视频,这个视频也被列为B站“镇站之宝”行列,王自如全程不断的输出夸张的“wow”、“awesome”等等单词,成为鬼畜二创区的重要素材。
从此,“哇偶”、“凹僧”成了他的代名词,什么“吃藕不忘挖藕人”、“三星家奴”都是网友对他的调侃。他的每一期开箱视频,似乎技术和测评都是其次,网友们围观哈哈大笑才是主题。
▲爱装成为王自如的标签,炫酷的出场方式仅此一人。
社交媒体上的他也有诸多爱表现自己的装X行为,比如家里放着自己的巨型画像:
晒新车:
▲无论是晒手机还是晒车,下面总是免不了一堆人谈起“金主包养”的梗。
拍这样的照片:
后来干脆把装X变成自嘲的标签。
王自如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长得像刘翔,他自己也常拿这个玩梗。
总而言之,在和老罗对质后,作为个人,王自如的知名度蒸蒸日上,他很有娱乐体质,一直活跃在社交媒体上;
但作为测评企业,ZEALER的前景却一天比一天暗淡,测评视频不再像以前那样被众人点赞和期待,反而成了调侃的源泉,每一次王自如晒出和品牌方的动态,就会让人直接联想到“包养说”。
近几年,王自如作为ZEALER的创始人低调很多,再次引起大众注意就是2023年王自如现身当地格力电器新营销模式宣讲会,以格力人的身份正式亮相。
伴随着和董明珠若有若无的绯闻,他再一次成为大众热议的对象。
董明珠和她的网红下属
所以,董明珠她的网红下属到底什么关系?
一言以蔽之,对于一个基本可以杜绝七情六欲,一路杀上来的绝对的目标指向的企业家,他们对于下属的关系就是:你要为我干活的关系,并且是少拿钱,多干活的关系。
只要你少拿钱,多干活,能帮公司挣钱,其他都是可以调整的。
作为一个极典型的传统企业家和实干者,董明珠早已把自己修炼成一个没有小我,只有企业的人,这不是一味的称赞,而是一位女企业家能够在舞台中央伫立几十年的生存之道。
从她供职格力开始,人们对董明珠有各种评价,既有赞赏,也不乏有专断、铁腕、不近人情等词,但几乎所有人的共识是,董明珠是一个时时刻刻为公司着想的人,这一点没有人否认过。
格力的前老总朱江洪对她的评价是:献身企业忘自我。
▲董明珠过生日,朱江洪送她一副字。
她在接受采访时说,人生最快乐的事就是每天看着销售数字一直涨;
她对自己的要求是:绝对不能犯错。
人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永远干下去。虽然她又无奈地笑笑:“这不可能”。
所以,董明珠全部的身心都在企业上面,你可以说她爱惜羽毛,没有私利(自己生活简朴,儿子也过着平凡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唯有这样,她才是安全的,也是快乐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她自己的精神寄托已经完完全全献给了自己的事业。
所以,董明珠做人做事的出发点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是否对企业有利。因此,你很难想象,她会因为对方“年轻,会拍马屁,能提供情绪价值”而开启一段恋情,如果她可以轻易地开启这样的恋情,那么也许董明珠就不会走到今天了。
而很多人看到节目画面,说董明珠听到王自如的“拍马屁”心花怒放,其实董明珠早已对这些恭维话免疫了,她还曾在书中鄙夷过一个拍马屁的经销商:
而董明珠为什么会对孟羽童以及王自如这样的人最欣赏?那是因为他们身上有董明珠最在意的几个特征。
一是年轻。董明珠很自豪的一件事是她很善于启用年轻人,现在格力电器的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王自如和孟羽童当然符合这个要求。
第二,相比起普通大学毕业生或网红,他们有一定的销售经验。王自如懂市场,也懂用户,这和董明珠的理念不谋而合。
和一般的网红不同,王自如的确是从基层做起的,他本人的人生也非常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屌丝逆袭”,早期他那些受欢迎的测评视频,就是基于这种优势。
他太懂得消费者的心理,以及每一位潜在用户想看什么,想知道什么,最在意什么。尤其这个社会基数最大的那部分人,打工的,做点小生意的,做着寻常工作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买部新电脑新手机要货比三家的,王自如的粉丝群体基本是就是这些。
这也是董明珠反复强调王自如和一般的网红不一样的原因。确实,他曾经的粉丝群体也和格力的购买人群的画像高度重合。
▲王自如和周鸿祎。
第三就是董明珠是一个结果导向的人,当年她和王自如在京东搞直播,随随便便就拿下了整个公司一年三分之一的营收,这种模式太犀利,太牛了,这在一定程度上震撼了董明珠的内心,因为她一直认为过程要为结果服务,衡量一个员工好不好,除了忠诚,就是能不能把事做好。
能够利用曝光和话题,给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的利润,这是董明珠在王自如身上看到的关于流量时代的秘密。
也许,在董明珠的判断里,王自如代表着未来,代表着她不太熟悉但又很实用主义的那部分商业密码,因此她给他的职务是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何为渠道?即王自如在做博主的这些年里积累的与数码科技品牌的关系,而董明珠最近的构想一直是打造“智能家居”;
▲王自如和苹果公司高管。
何为改革?也许董明珠已经下决定要让企业从传统模式过渡到新型的电商模式,即便她不懂,但结果是好的就行。
最后,这些年轻人都曾经展示过董明珠最欣赏的那部分人格,比如勤奋苦干却不计较工资,真心崇拜她的价值观,认同格力文化,不在乎外界评价。
我们在董明珠的故事里,更多的是感受到一种难,以及知难而进。
罗永浩曾经笑称,在中国做企业是最锻炼人的,“我这样攻击性人格的人,到了现在心胸都变得很大,哪怕我历史上所有的敌人都到我的心胸里,还是会很空旷。”
男人做企业难,女人做企业更难,因为在各种斗争、管理之外,人们似乎总是会惯性地盯着你的私生活去看,而女性要用更多的精力去淡化自己的性别角色,淡化女性情绪的那一方面的需求,这几十年,董明珠不仅要游走于满是男性的世界,还得把自己装扮成无性别的样子,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仿佛一个冰冷的只会为格力赚钱的机器。
▲身居下位时,董明珠在服装上竭力趋同,而身掌大权之后,为了在流量时代突围而出,在与大佬们的交手中独居优势,她才开始走知性女人这条服装道路。
怎么说呢?
只能说董姐姐真的是个狠人。
这种狠,表现在她对自己狠,对别人狠,对下属狠,对同行狠,但要把企业做大,做稳,做强,不狠怎么突围而出呢?
与时俱进这句话,嘴上说说可是不行了,就算董明珠曾经很反对互联网生态,觉得做网红、做博主是时代的堕落,但一旦她发现只有流量才能卖东西的时候,她又毅然决然的投身进流量的大海,强迫自己接受了它,甚至开始重视它、依赖它,甚至成为流量时代的弄潮儿——
试问,还有哪一个企业家像她这样把流量玩弄于股掌之中,每一件事每一句话都能成为社交媒体的头条,没有花一分钱就为自己的企业打了巨大的广告,甚至她自己,也借力成为流量时代的巨大IP。
她和她的网红下属的离合聚散成了网络时代的真人秀,无论是她与小孟的不欢而散,还是她和小王的绯闻,全都是过眼烟云,她借力于年轻人成就自己,打造她自己在新的时代成为绝对的超级个体。
唯一问题是,董明珠这个超级个体从以前的完全褒义慢慢变成了现在略带贬义,人们反感她的严苛,反感她的爹味十足,因为时代变了,一个五零后所在意的那些优秀品质,在当下的年轻人世界中已经越来越脆弱。
更多的年轻人开始反叛那些陈词滥调的成功学,因为他们感受到,即便努力,也依然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索性放过自己。虚无主义在年轻人群体中蔓延,人们很难再被一个遥远的目标所激励,只想活在当下,这是董明珠和孟羽童两代人最根本的分歧。
这一生,董明珠杀伐决断,英明神武,也够无情,才攀到如今的位置,一切皆来我用,甚至是我反对的,这是五零后的特质。当然,她也割舍了生活中很重要的那一部分私人的情感,流量之潮,助力她勇立潮头,但流量之潮,会否有朝一日成为吞噬她的暗涌么?
这很难说。
但董明珠是不介意的,她选择了自己想要的人生,得到了她想要的成功,付出了比男人多得多的代价,在固若铁桶的男性社会打出了一片天,有怨也吞在肚里,的确是无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