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TV 52TV
空列表云端记录,请先登陆~

是“13”还是“B”,这个片名本身就大有深意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05-09   浏览次数:184    评论

看《狗十三》这类的电影一定要先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然后选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静心观看。

客观地说,这部电影不适合在电影院观看,而且也不适合广义上的观众选择,它甚至更不是一部合家欢式的电影,看完之后可能内心会有一种念头:

“它说了啥?它总得说点啥!”

片名本身就很有意思,“狗十三”,海报上“13”这个数字刻意被拉得很近,一眼望去就是“狗B”。一股愤青气氛扑面而来。实际上故事也确实如此。它就是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让你看着一个少女是如何渐渐“死去”的。

全片最让人内心触动的大概是两场戏:

女儿因为爱狗丢失执意寻找让全家人不满,父亲新买了一条狗说“这就是你丢的狗”,全家人也都说“这是你丢的狗”。用错误弥补错误,然后犯下更大的错误。成年人的世界尚未被女儿认同,她还是在寻狗。父亲暴怒一边斥责女儿一边打她。这场戏是女儿心理上“死”去的开始。

当女儿变得“懂事”后陪同父亲参加大人之间的宴席,名义上是为了庆贺女儿考了个好成绩,不能喝酒的女儿可以喝酒,不想吃狗肉的女儿可以吃狗肉。在回来的路上,父亲接到前妻打来的祝贺电话,轻描淡写后他一边开车一边哭,他说他不是个好爹,此时“懂事”的女儿情绪上毫无波动,她反而问了一句“要不要帮你换首歌?听《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影片最后,女儿和表姐在街上忽然见到此前丢失的狗,它正被一个女人牵着逛街。表姐上前质问女人狗从哪儿来的,女儿却拉住表姐转身离开:

不重要了,狗和心中的纯真一样,丢了就是“丢”了。

《狗十三》可能是一部讲述“中国式家长”如何培养“下一代的自己”的故事。通篇就是在告诉观众:

权威、妥协和“心照不宣”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如果脱离了这个规则,那此人大概率不是个“好孩子”。

它把一个13岁的女孩李玩(张雪迎 饰)置入一个单亲家庭:

父母离异,父亲(果靖霖 饰)是个生意人常年在外,并给她找了个后妈(曹馨月 饰),两人在外生了一个男孩,想着如何告诉即将长大的女儿。

跟随爷爷(智一桐 饰)奶奶(周珍 饰)生活的李玩平日和表姐李堂(黄诗佳 饰)玩得最好。后者有个男朋友高放(代旭 饰),从小缺乏关爱的李玩在所有人眼中都是个乖乖女,家境殷实、衣食无忧。因此用一种比较特殊的视角切入解析这个女孩的生活就显得很重要——

她爱天文学,学校组织报考兴趣小组她选了自己喜欢的,却被老师叫了家长到学校,告诉她父亲“学这些没用,学英语吧,学好了直升高中”。视老师为权威的父亲一边感恩戴德一边让她改报英语。

她对牛奶过敏,一直忙于生意的父亲对此毫不知情,父亲屡屡告诫她“女孩子不要喝酒”,却在让她一同出席应酬时让她陪着“叔叔伯伯”们喝酒。

她和表姐李堂的男友高放互生情愫,李堂对此总抱以“我不是很喜欢他,但你也不能喜欢她”,青春期的女孩子问“为什么不是很喜欢还要在一起?”表姐反说“总得喜欢一个人吧”随即又在“找狗风波”中碍于家长威严选择帮着一起跟李玩说“这就是你丢掉的狗”。

她一直想要和父亲一起去天文馆看展览,父亲也一直答应她,却因为大人之间的应酬让她错过了时间。父亲每次在责骂她过后才用“打一巴掌给一个枣”的方式让原本应尽的义务变成了一种交换条件,甚至在溜冰场拐弯抹角一番后指着一个小男孩对她说“这是你亲弟弟”,然后正式让同父异母的男孩走进爷爷奶奶家中成为全家的团宠。满月宴上大家都围着男孩转,李玩也用一种复杂的心情面对这个弟弟。

一切看起来都是小事,几乎现实中大家或是耳闻目睹,或是亲身经历,多少都能接触到这些“触动内心但真要说出来却无法言表”的小事,恰是这些小事让《狗十三》中的李玩渐渐从一个本就在青春期野蛮生长的女孩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她几乎没什么朋友,唯一可算朋友的表姐“背叛”了她,父亲和后妈俨然在“弟弟”的问题上是同一阵线,甚至连陪伴她时间最久的爷爷奶奶思想中也以“继承香火”为主线任务。

尽管一切在电影中都没有言明,可通过所有人的神情举止却都说明了一切。

最好的细节便是当男孩诞生后,爷爷对父亲说“闺女出生时就没好好起名字,现在生了个男娃名字得好好起。”

起了个什么名字呢?

昭昭。

昭昭便是明辨是非,男孩的名字本就切题:

看不清是非的家长却想要孩子看清世界。

电影中李玩的这个人生阶段看似圆满,她最后直升高中,家人众星捧月还特意为她办了庆祝宴席。

父亲在她吃下狗肉的那一刻似乎忽然触动,于是在接到前妻电话后大哭,因为李玩问了他一句:

“爸,你当初是怎么跟我妈认识的?”

似乎男人回到了一个没有用镜头和文字表述却包含世间一切的真挚回忆。我们可以看到在电影中这位父亲说得最多的是“我供你吃喝给你钱花,你为啥总是闷闷不乐?”

这个问题似乎是全天下大多数家长的问题。

当李玩问父亲问题时,作为观众我却脑补了这个男人曾经的青涩和身为少年时的激情。

他伸出手挡住女儿的眼睛,意思是不想让女儿看到自己哭泣的样子,可女儿却把他的手慢慢拿来,这个男人不知道的是,在他的教导下,女儿终于变成了他想要的那种“不搞事情,不让人操心”的样子,但李玩也已经小小年纪就有了“一把年纪”。

“狗”是整个故事的起点,也是终点。最后到底是不是原来那条狗重要吗?孩子肯定觉得重要,成年人则会觉得不重要。李玩在街上看到狗时也觉得不重要,因为她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尽管她只有十三岁。

如果按照商业片的定义,电影的结局一定是“父亲诚心认错,狗狗回来,爷爷奶奶正视孩子的内心,大人们周末开着车带着孩子出去游玩,一家人和和美美开启新的幸福之旅”。

但《狗十三》显然在扫兴,因为它也不是一部“成年人”该看的电影,一般观众对“是否是真的”同样会表示“重要吗?不重要”,《狗十三》说“我还想保持一点讲述真实的力气”。

所以曾经有一版海报上那个被拉得很近的“13”就成了“B”。

用一种暗语直接骂开了街,似乎编剧和导演都觉得已经植根在国人骨子里的东西无法改变。

影片中有个细节:

所有大人都在说陕西话,孩子们都在说普通话。这种语言上的区别似乎也在暗示新的一代有新的对生活的理解。可惜结果依然是“孩子死了”。

“狗B”式的叫骂就成了电影直面家庭教育乃至整个社会趋同“进化”的最后一丝抗议。

很多细节我没有过多讲述,我说过它适合一个人预留一段安静的时间观看,因为是小成本制作,所以不牵扯流量和偶像,片中大多数演员的表演因此也都很优秀。无论是彼时尚小的张雪迎还是果靖霖老师等,很自然,不油腻。

看后很触动,但也仅仅是触动:

都说了是一种抗议,可抗议无效。

所以这个世界对所有成年人和孩子们来说——

依然很“狗13”。



THE END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