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TV 52TV
空列表云端记录,请先登陆~

一部《大宅门》创作40年,郭宝昌曾欠债3000万,怨恨生母,背叛养母,养母离世前的三个字令人心疼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05-09   浏览次数:233    评论

2001年,一部《大宅门》横空出世,创下了当年17.74%的逆天收视奇迹,至今无剧能破。

图片

这部剧由郭宝昌编剧和导演,40年间几度创作,又几次付之一炬。剧本是郭宝昌以家族在百年历史长河中的发展为蓝本,描述了医药世家白府几十年的恩恩怨怨,可以说是他的泣血之作。

而郭宝昌的人生也同他的家族一样波澜起伏,堪称传奇。

父亲去世后,他就被生母卖给他人,后转手又被买卖多次,最后才被郭宝昌的养母郭榕买来,成为同仁堂乐四爷的养子。

图片

但正因为如此复杂的身份,令郭宝昌九死一生。

可如今83岁的他只见过生母一次,却始终不能原谅生母的所作所为,但养母到去世那天也同样没有原谅郭宝昌。

时至今日,郭宝昌每每提及都悔恨不已。

那么,郭宝昌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人生?他与生母养母之间又有怎样的纠葛呢?拍摄电视剧《大宅门》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1

说到郭宝昌就不得不提到他创作的《大宅门》。

1955年,15岁的郭宝昌就开始以自己的经历撰写小说《大宅门》,结果养母嗔怒于小说中自己“抱狗丫头”的身份,一把火将手稿烧了个干净。

1959年,19岁的郭宝昌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主任田风的力保下,被破格录取至北电影导演系。

但是,在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下,郭宝昌第二次创作《大宅门》时因出身问题,于1964年被打成了“反 革 命”,这使得郭宝昌的创作被迫中断,手稿在无奈之下被付之一炬。

1980年,郭宝昌第三次创作的《大宅门》在和妻子离婚时,又被前妻变成了一把灰烬。

1994年,他开始第四次创作《大宅门》。此时他已是家喻户晓的著名导演,将《大宅门》创作成电视剧本是他最终的夙愿。

在创作过程中,他经常哭得不能自已,这部电视剧的成功,也是郭宝昌几十年不懈努力的结果。

《大宅门》的创作经历令人唏嘘,郭宝昌的成长经历也颇为传奇。

可谓,乱世求生,实属不易。

他原名李保常,1940年出生于北京,两岁时,父亲冻死于街头,母亲养活不了自己的儿女,便以80块大洋将郭宝昌卖给了河北沙城火车站站长吴家,于是郭宝昌跟养父改姓吴。

图片

后来郭宝昌的三姨又将他赎回,以200大洋转卖给京城大户同仁堂的乐家。郭宝昌的养母郭榕曾是乐家的丫鬟,后被乐家四爷收为妾室,乐四爷那时已经70多岁无法生育,郭榕收养了郭宝昌,并先将他寄养在母亲那里,所以他随养母姓郭,改名郭宝昌,12岁时才被接入乐家。

图片

他不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直到一次邻居问起,有没有找到自己的母亲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并不是郭榕的亲生子。

但当他询问养母时,养母一口咬定他父母早亡,但却挡不住郭宝昌以离家出走相逼,最后只得告诉郭宝昌,每月让他送钱给高妈,那人就是他的三姨。而那每月的5元钱实际就是给他们的“保密费”。

郭宝昌听罢没几日,正好三姨上门看望郭榕,郭宝昌将其堵在了回家的路上,终于追问出母亲的下落。

郭宝昌的生母在他父亲去世后,将身边的孩子纷纷卖掉,先是卖了他,又把哥哥姐姐都卖了,可恨的是生母竟然将13岁的姐姐卖到了窑子里。接着自己又被人贩子卖给了河北宣化的豆腐坊张家,生了孩子后,被张家虐待暴打,后来带着孩子逃回北京。

这样的遭遇在旧社会可能不在少数,但却给那个时代的人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伤痛。

有着同样经历的郭宝昌虽经多次转卖后成为阔家少爷,但也正是这个身份影响了他20多年,成为他最痛的记忆。

2

1959年,面临高考的郭宝昌意气风发,家中藏书上万册也已满足不了他对文学世界的渴望。

图片

他雄心满怀首选北大中文系,其次是复旦新闻系,但是却在临近高考时得知他的身份绝对不可能允许与这两个专业染指。

不得以他将目光投向了电影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就成为了他的向往。从小在书海中徜徉,戏园子里名角的戏他都耳熟能详,无论是历史文化理论,还是戏文流派他都了如指掌,但是他的身份成为横亘在知识殿堂的利剑,令他寸步难行。

好在他的才华被北京电影学院的系主任田风看在眼里,他力排众议保荐郭保昌成为北电的一员。

田风视郭保昌为不可多得的人才让他随其学习,但是随之而来的动荡袭卷全国,田风在风起云涌中身陷其中,加之受到郭宝昌的影响而备受磨难,于1965年1月离世,这也成为郭宝昌永远的隐痛。

郭宝昌至今都愧对的两个人,一个就是恩师田风,另一个则是养母郭榕。

养母虽身为丫头填房,但为人性格刚烈。在当年的纷扰乱象中也不曾给谁低过头。

曾经,郭宝昌在南口农场劳动改造,一待就是4年,那种苦自不必多言。1969年为了自己的处境,在很多人陆续离开农场后,郭宝昌以探望生母为由回家见了养母。

他要求养母放弃同仁堂的全部股息,倔强的养母没有答应,也没有给郭宝昌服个软,令当时的郭宝昌冷脸离开,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想用“出卖”养母的方式,减少自己的苦难。

时至今日,这都是刻在郭宝昌心里永远解不开的结。

当然,养母也知道他要去看生母,这成为对养母最大的伤害,郭宝昌明知自己深爱着养母,却始终没有给养母表达过,这也至始养母悲伤欲绝。

离开养母后,他去看望了生母,那个卖儿卖女的女人丝毫没有悔意,回想着自己遭遇,生母的所做所为令他深恶痛绝,至此一面便是永绝。

1973年,在张家口干校又劳动了4年后,干校解散,33岁的郭宝昌被分配到遥远的广西新闻纪录制片厂。也是从这时开始,郭宝昌才真正开始了他的导演生涯,而这时他已与电影阔别14年了。

古语有云: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遥遥无期的劳动改造中,终于盼来的一丝希望,也给郭宝昌晦暗的人生,播撒下一缕生机。

3

郭宝昌来到广西新闻纪录制片厂后,就接到拍摄国庆纪录片的任务,这也令他为之一怔,他全情投入拍摄的作品带来了一致好评,但也有人始终对他的身份喋喋不休。

他在反反复复的纠缠中,于1975年被来到广西拍摄电影的程英导演点名力邀为副导演,他的业务能力首屈一指,独到的叙事风格和拍摄手法,令程英赞赏,也因此令郭宝昌得到了业内的肯定。

图片

1976年,郭宝昌终于等来了平反政策,也得以收到本该早在1965年就该收到的电影学院毕业证书。

此后郭宝昌的导演事业走上正轨,而他的养母却在1978年永远离开了他,可从广西到北京43火车票难倒了他。等郭宝昌赶到时,养母已闭上了眼睛,养母弥留之际,陪在身边的只有三姨一人。

养母留给世上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无牵挂”。

这句话令郭宝昌始终无法释怀,简单的几个字,把对他的情份抛下,只能说养母也始终无法原谅他当年的行为,甚至为他哭坏了双眼。

图片

这也让郭宝昌内心深处那份重写《大宅门》的愿望越发浓烈。

1980年,郭宝昌拍摄了电影《神女峰迷雾》而名振一时。

1982年又拍摄了电影《春兰秋菊》而受到一致好评。

这时,他在电影圈的地位得以确立。在此期间,他扶持了一批新锐导演,包括后来横空出世的第五代导演都得到过他的帮助。

张艺谋的《一个和八个》,陈凯歌的《黄土地》等都离不开他的鼎力相助。

图片

直到1994年,郭宝昌再度提笔撰写《大宅门》,几十年的坎坷,让他将满腔的血泪都揉进了剧本里。

但是剧本成稿后,却找不到投资方。几年下来,他前前后后找了80多家企业,好不容易谈妥了投资,但仅拍摄了3集,投资方却因不看好电影日后的发行而突然撤资,还让他背上了3000万债务。

但倔强的郭保昌不信邪,一家一家磨,一个一个求,他宁可卖了《大宅门》的版权,也不惜一切代价要把它拍出来。

终于在2000年,郭宝昌60岁时遇到了央视制片人俞胜利,他独具慧眼视这部作品为珍宝,为该片写了2000字的推荐信给央视,力保《大宅门》得以立项开拍。

眼看着卖了版权的《大宅门》,成了别人的孩子,郭宝昌虽然痛心,但只要能拍出来,也算慰籍了。

也许,老天也眷顾郭宝昌的那份百折不挠,投资方居然找不到愿意接这部戏的导演,旦凡听说是郭宝昌的作品就都纷纷摆手。

曾经,投资方找到张艺谋让他担当该片的导演,张艺谋笑笑说:你知道宝爷(郭宝昌)和我什么关系吗?

图片

最终,兜兜转转这部片子又回到了郭宝昌手上。

这也许真应了那句话:是你的谁也拿不走,不是你的抢也抢不来。

《大宅门》开拍,可以说轰动京城,电影圈知名人物都来捧场,阵容可谓空前。

图片

斯琴高娃、陈宝国、刘佩琦、何赛飞自不用说,田壮壮、张艺谋、陈凯歌、何群等都客串了角色,可见郭宝昌的“江湖地位”和这部剧的优秀程度。

图片

图片

而这部剧也确实没让人失望,可以说盛况空前,登顶当年收视冠军,二十多年后仍无法超越。

图片

泰戈尔说: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创造出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人生的坎坷和磨难就是一本最精彩的教科书,只有体会过、磨砺过,才能拥有直面挫折与生死的勇气。

回首经年,郭宝昌倔强地似崖缝里的小草,挣扎着向阳生长,虽经风雨雷暴却始终不曾倒下。

所谓,心之所向,便是阳光;无所畏惧,便是远方。

愿我们都能不惧风雨,满怀希望地的一路向前,迎来属于自己的万点霞光!



THE END
942